卡斯特里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有寒气巨头忙减持,大佬喊躺平 [复制链接]

1#

今年在减持股票这件事上,大厂和大佬们一起玩起了“萝卜蹲”:鹅厂蹲,鹅厂蹲,鹅厂蹲完阿里蹲,阿里蹲,阿里蹲,阿里蹲完郭广昌蹲,郭广昌蹲,郭广昌蹲,郭广昌蹲完巴菲特蹲……。

而另一批大佬们在危机意识上也卷起来了,一边有喊“把寒气传递给每个人”,另一边直接喊“躺平”。

“地主家"都这样了,普通“农民”这日子还过不过了。很想劝劝大佬们,别这样,别这样……。

一、“卖卖卖”已出现人传人现象

很难说这一轮减持风潮从何而起,但很多奉行长期持有理念的大型机构近两年的收缩较为密集。

腾讯、阿里的“萝卜蹲及被蹲”

早在去年4月份,腾讯最大股东Naspers(南非报业集团)通过子公司Prosus启动了大规模减持,当期减持腾讯的规模就达到了1.9亿股,套现超千亿元。当时,Prosus还承诺,至少在未来三年内不会再出售任何腾讯股票。

然而今年6月及9月份,Prosus违背承诺再度卖卖卖。据统计,Naspers及旗下Prosus今年累计减持比例达到腾讯总股本的0.83%,超过万股。在6月份的公告中,Naspers明确表示为了回购自家公司股票,为筹集资金将有序减持腾讯。

大股东减持的同时,腾讯也在减持其持有的其他公司股票。时间拉回到去年底,腾讯通过向股东派息的方式“花式减持”了京东股票,将持有的京东股权从16.9%降至2.2%。随后,腾讯又陆续减持了冬海集团(sea)、步步高、新东方在线、华谊兄弟等公司股份。

而近日,有市场传言称,腾讯在考虑减持其在美团、贝壳、滴滴等公司所持的股权,为股票回购和新业务提供资金。尽管腾讯对此进行了辟谣,称公司没有任何减持的规划、时间表或目标金额。但相关公司股价近日均现大跌。

对此,坊间有云:不要靠近鹅厂,会变得不幸。

此前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腾讯管理层已在内部提出一个软目标,即今年将约亿元资产从其持有上市股票资产中剥离出去,具体情况将取决于市场情况和内部获利目标。

同时,今年阿里巴巴也遭遇大股东减持。大股东软银集团财年第一季度巨亏亿美元,随后宣布通过衍生品远期合约减持2.42亿股阿里股份,总额达亿美元,交易完成后持股从23.7%降为14.6%。

作为巴菲特的老搭档芒格,也在今年一季度减持了阿里巴巴30.2万股。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四季度芒格加仓了阿里巴巴60.2万股,随后阿里股价一路下滑,对比两个季度的股价表现来看,98岁的老人也是“割肉”卖出。

今日港股市场的快狗打车大跌超8%,而背后最直接的原因是近3个月阿里巴巴累计减持快狗打车约万股,合计约万港元。

“中美巴菲特”的隔空呼应

持股14年未卖一股,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在今年8月份首次减持了比亚迪H股。

早前,巴菲特在年股东大会上曾表示,“钱是一个可爱的东西,我们绝对相信现金,尤其是在发生经济危机时,所以总会持有大量现金。”

而素有“中国巴菲特”之称的郭广昌更是因为卖卖卖引发诸多热议。

今年以来,郭广昌的复星系相继减持了海南矿业、复星国际、中山公用、泰和科技、招金矿业、三元食品、豫园股份等多家上市公司股份,甚至对持有了24年、期间六度增持未卖一股的复星医药都下手减持。截至目前,郭老板今年从二级市场套现总额已超百亿。

二、“把寒气传递给每个人”

就在不久前的8月底,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一篇内部讲话再次在朋友圈刷屏,在《整个公司的经营方针要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利润和现金流》的这篇内部文章中,任正非表示:“把活下来作为最主要纲领,边缘业务全线收缩和关闭,把寒气传递给每个人。”

至于原因,任正非在文中表示:全球经济将面临着衰退、消费能力下降的情况,华为应改变思路和经营方针,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利润和现金流,保证渡过未来三年的危机。

我们并不清楚,寒气有没有传给华为的每个人,但资本市场深切感受到“刺骨宫寒”。

中港美股手牵手谁先反弹谁是狗(手动狗头)

港股这边,“丐帮弟子们"在经历去年港股网络科技股的血洗之后,期盼着今年好歹能回点血,哪里能想到,躺在床上,听闻港股喊了一声:大郎,起来把药喝了。

A股这边的日子也不好过。虽说指数跌幅比港股要小,但基金也亏麻了。据统计,年上半年国内公募基金总亏损.83亿,为近三年同期数据中首次出现亏损。

而在上半年亏损基金经理排名中,业界顶流医药女王葛兰、谢治宇、蔡嵩松位列前三。可以想象,大家压力都很大,以至于蔡嵩松休个假都被传成“失联”,进而冲上微博热搜,本人被迫在朋友圈现身澄清。

再说说美股,美联储抑制通胀强硬加息,让美股也是血崩不止。从二季报来看,众多美股知名基金和投资大佬,该跪也得一起跪。

面对这样的投资环境,也难怪大佬葛卫东朋友圈发文,为“躺平”代言。

面对A股的持续回调,近期也有基金销售安抚基金持有人称——投资要保持“松弛感”。大致理解是,松弛了,躺着才能更舒适。

三、总结

说归说,闹归闹,别拿投资开玩笑。虽说巨头和大佬们的减持动作与经济大环境密切相关,但各自背后的动机又各不相同:腾讯与阿里的减持,多少有主动规避互联网“反垄断”的提前行动,且腾讯今年已动用逾亿港元进行股票回购;股神巴菲他虽然减持了比亚迪,但对西方石油“爱得深沉”,一路加仓买买买,而后者成为了今年美股大黑马,为经典“巴神”投资案例添砖加瓦;至于郭老板的减持,那真的可能是属于“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

再者,腾讯、阿里虽遭遇大股东减持,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达利欧旗下的桥水基金仍在大幅加码中国资产,达利欧多次发声表示,自己是中国的长期投资者。

当然,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已成共识,投资面临的黑天鹅事件(比如今年的俄乌战争、异常高温天气等)增多,对投资收益的期待,也的确需要多一份“躺平”心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