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斯特里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高温限定这份津贴你拿到了吗 [复制链接]

1#

连日来

全国多地气温不断攀升

炎炎夏日

高温作业的劳动者们

如:从事建筑行业的

农民工、环卫工、

快递员、炼铁(钢)工等

在高温环境下工作

面临挑战

为了保障大家的劳动权益

相关部门陆续下发通知

多地“打工人”工资中

将增加一项收入:

高温津贴

全国总工会

按规定发放高温津贴

日前,全国总工会印发的《关于做好年职工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中要求,各级工会要督促用人单位落实防暑降温主体责任。要督促用人单位改进生产工艺和操作流程、改善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降低劳动强度,组织职业健康检查、加强教育培训,为职工提供必要的个体防护用品和高温作业休息场所,按规定发放高温津贴等。

国家卫建委

突出重点行业、岗位和人群

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在6月23日发布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做好年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中提出,要突出重点行业、重点岗位和重点人群,会同有关部门对建筑施工、冶金等行业领域以及炉前工、环卫工、快递员等岗位和人群防暑降温工作提出具体要求,根据高温天气情况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

按规定发放高温津贴,对于劳动者来说意义重大。一方面,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是我国一直以来所遵循的原则;从用人单位角度来说,发放高温津贴,让劳动者真正感受到用人单位温暖,形成一个正向的激励机制,有利于促进劳动者更好地工作,提高劳动生产率。各地发放高温津贴,最核心的关键是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另外一方面则是注意发放津贴不要违规,不能违反国家八项规定等各项要求,合理、合法的保障每个劳动者合法权益。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

高温补贴、工作条件的保障等体现了企业和社会对劳动者的人文关怀,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标志。

01

高温津贴什么标准?

怎么发放?

年6月,人社部等4部门制定了《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

规定:

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的,依法享受岗位津贴。

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

只要用人单位安排了高温作业,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单位的劳动者都可依法享受高温津贴。

发放金额方面,按月计发津贴的省份中,标准最高的是元/月,如上海、江苏、广东等地。部分省份则按天计发高温津贴,如陕西25元/天,湖北12元/天,河南、海南、云南、均为10元/天,四川10-18元/天。

从发放时间来看,各地也因气候条件差异有所区别,如北京、山西等地发放时间段为6月至8月共3个月,湖北、山东、甘肃、江西、浙江等地为6月至9月共4个月。而海南省的发放时间长达7个月,为4月到10月。

首都经贸大学副教授张智新

高温津贴发放时长要尊重各地的差异性,以各地自然气候条件为依据;高温津贴金额,应根据各地财政支付能力量力而行,与财政收入状况匹配;各地要把握好尺度,不搞“一刀切”。针对个别经营困难企业,没有办法及时足额发放高温津补贴情况,地方政府能否做一些减免或者补贴。

02

如何避免高温津贴

只是“纸上清凉”?

针对高温津贴,也有人表示“只听过,没见过”。各地早已出台了高温津贴标准,在津贴的发放执行上,如何避免高温津贴只是“纸上清凉”?

中国劳动学会特约研究员苏海南

对于高温津贴的发放,政府、企业和职工应共同努力,维护高温下劳动者的权益。政府通过劳动监察,企业工会通过集体协商,推动高温津贴的落实。劳动者也可以向劳动部门投诉维权。

北京云嘉律师事务所副主任、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中心研究员赵占领

用人单位违反国家劳动保障法律、行政法规有关工作时间、工资津贴规定,侵害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由县级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依法责令改正。属于违法行为,可以向用人单位注册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举报。

北京市人社局就曾表示,职工未领到高温津贴可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投诉,也可直接拨打人力社保举报热线投诉。

在这里还要说明一点:高温津贴≠防暑降温费

03

除了高温津贴,

高温天气作业还有哪些福利?

发放防暑物资

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提供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并督促和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同时也应当为高温作业、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供给足够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防暑降温饮料及必需的药品。

不得以发放钱物替代提供防暑降温饮料。防暑降温饮料不得充抵高温津贴。

进行健康检查

在高温天气来临之前,用人单位应当对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对患有心、肺、脑血管性疾病、肺结核、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其他身体状况不适合高温作业环境的劳动者,应当调整作业岗位。

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对从事接触高温危害作业劳动者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将检查结果存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书面告知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中暑可享受工伤待遇

劳动者因高温作业或者高温天气作业引起中暑,经诊断为职业病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劳动者一旦中暑,本人或现场人员应立即向用人单位报告,由用人单位在24小时内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报告并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已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医疗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未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医疗费用应由企业承担;

■职工因中暑等工伤进行治疗期间,在停工留薪期内,用人单位应按原标准支付工资及相应补贴。

提示

此外,提醒大家,万一发生重症中暑时,要立即将患者“就地处理”——进行冷水浸泡,“争分夺秒降温”。要采用2℃~20℃冷水浸泡患者,露出头部,避免窒息,同时用空调、风扇维持室内低温,凉毛巾或酒精擦拭全身,并用冰块裹毛巾给予头部、腋窝、腹股沟处降温。

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肖浩

半小时内将患者体温降至39℃以下,死亡率将大大下降。医院,死亡率将降低至20%以下。

高温津贴

不仅慰藉了劳动者

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辛苦

也拉近了用人单位

和劳动者的距离

希望每个劳动者都能

享受到自己的合法权益

同时,在高温天气下作业时

注意防护,谨防中暑

来源丨中国新闻社、新京报、工人日报、中新经纬、国家卫生健康委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