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斯特里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隐居圣地终南山,为何数万隐居者无奈下山,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多少钱能治好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30205/13128550.html

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这样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很多人都会非常向往这种悠闲的隐居生活。现在社会每个人都会面对压力和挑战,一些人会选择直面这些压力,一些人会选择逃避这些压力,后者也是终南山隐士泛滥的原因。

终南山是一座非常有名的清修之地,千年前就有人在此地清修,这里也出过很多有名的人物。数年前终南山的隐士数量就达到了惊人的数万,可是随着终南山附近房子的价格攀升,很多隐士被逼无奈只能离开。

十多年前有一人带着纸笔和简单的录音设备进了终南山,他第一次进入终南山就遇到了两位女性隐士,通过交谈他得知她们是来终南山清修的。他还注意到这两位隐士的住所非常干净,从此也能看出这两人非常热爱生活。

后面这人也遇到了很多隐士,有的人坐在荒野体悟人生,有的人一边种地一边热情地同他打招呼,还有人喜欢在山上研究自己喜欢的天文学。此人觉得这种生活非常有乐趣,于是他专门写了一篇报道,很快这篇报道就火遍了全国,后来这里也成了很多人首选的隐居之地。

不过随着终南山的名气越来越高,很多想要出名的人也涌进了终南山。有的人穿着劣质道袍拿着手机遍访终南山,有的人专门介绍终南山隐士的故事,还有的人会拍视频记录这里的隐居生活。

这些人大多有一个共同点:为了博大众的眼球,真正的隐士也被他们打扰而不愿意出门。随着这些人不断涌入,终南山的房租也越来越高,以前几百块就能在终南山租到一处山洞,现在一处山洞的年租金都高达数万块。

现在有很多人都负担不起高昂的房租,他们会默默地离开,如今还留在终南山的人大概可以分为这几类:一心想要清修的道人,这些人因为环境的改变越来越少,一部分为了博眼球的直播人士,这些人中也有很多精通坑蒙拐骗的人。

终南山还有一些身上有案子的犯罪人士,他们选择藏在终南山,除了这些人之外终南山就只剩下那些迷茫的人。这些迷茫的人有的是为了逃避上课,有的是为了逃避上班,有的仅仅是为了逃避自己的社会责任。

客观地说隐居并非易事,房租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终南山上缺水少电,很多人只能依靠种地来得到食物,但是种地也是一件非常劳累的体力活动。再者终南山也没有基本的医疗设施,如果隐士生病了就必须下山治病,如果是突发疾病,那隐士更难得到治疗。

终南山的冬季气温非常低,这对于隐居者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有时候终南山冬季气温低至零下二十五度。一些没带衣服的隐居者直接被冷到下山,有住处的隐居者还好一些,但是土墙和茅草屋顶也很难抵挡冬季的低温。

终南山最多的就是迷茫的人,有的人忍受不了终南山恶劣的环境,他们很快就下了终南山。还有一小部分迷茫的人坚持了下来,但是他们从隐居生活中得到的东西非常少,他们一天只能啃着馒头喝着野菜汤,一段时间后这些人都会身形消瘦。

这些人都很难从隐居生活中领悟到东西,一些人甚至因为长时间脱离社会而自卑,一些人甚至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诚然有一些古人在终南山清修成功,他们有些人还在此地写出了很多名诗,但是这些人的数量非常少。

说回十一年前,那人名叫张剑峰,他下终南山后就将自己在终南山的所见所闻写了出来,他的本意是想人们在生活的闲暇之余思考自己的人生。如今的他时不时就会去终南山体验隐士的生活,即便如此他也会把更多时间花在家人身上。

张剑峰对于普通人来说是成功的,他已经有了幸福的家庭。我们也能从他的人生中领悟到一件事:隐居是桃花源,每个人都会向往这种生活,如果从近处看隐居,可能隐居的生活还不如现在的生活。

总结:

大隐隐于世也是古人对于隐居的评价,人生是一场修行,它磨砺的是大家的心。这也意味着在哪里修行的差别并不大,隐居看似能解决人生的问题,但是它只是把人从一个环境换到另一环境,问题仍然在那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