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斯特里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致敬,重症救治的广州力量广州日报 [复制链接]

1#

这里没有硝烟,但有生死;

这里没有家人,但有温度;

这里是生命延续的地方……

在这场与新冠肺炎疫情较量的战场上,

有一股力量不容忽视。

他们在ICU里争分夺秒,与死神赛跑,

以精湛的医术和崇高的医德

守住了患者的生命线。

他们,是降低新冠肺炎患者病死率的制胜关键;

他们,是战疫取得阶段性胜利的定海神针;

他们,就是重症救治的广州力量!

在5·21广州本土新冠疫情中,广州8医院组成的重症救治“天团”汇聚广州医院,众志成城、守望相助,经过一个多月的连续奋战,最终实现重症、危重症病例清零,无一人死亡。

值第四个“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记者采访了这些重症医学医护,听他们讲述ICU里的故事。

5月21日,广州确诊第一例新冠肺炎病例,从此拉开了广州本土新冠肺炎疫情的序幕。

“我们是5月21日凌晨接收的郭阿婆。这是广州首次与德尔塔变异病毒正面交锋,没有现成经验可循,意味着这是一场从未打过的全新战斗。”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邓西龙说。

从这天开始,病例陆续送进医院,最高峰时在院重症、危重症患者超过10例——患者体内的病毒载量高,传染性比普通株高一倍,患者病情进展快……“我们的对手确实很狡猾。”邓西龙说。

也是从5月21日起,由中山一院、中山三院、省医、暨大附一、广医附一、广医附二、广医附三、市一等广州8医院组成的重症救治“天团”陆续进驻市八,与市八的医护们并肩作战,抗击德尔塔变异株——管向东、张忠德、覃铁和、黎毅敏、徐永昊、尹海燕……“天团”里每一个名字都如雷贯耳。

他们,不仅是一群急危重症专业救治团队,还是一群有温度、有热度、有担当的战疫人员。每一天,他们都在和病魔抗争,和死神抢人。

他们,用卓越精湛的技术挽救了一个又一个重症、危重症新冠患者。

主战场医院:

我们从未害怕和退缩

救治难度大,4台ECMO同时运转

重症病房里,让我感动的常常不是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抢救,而是呼吸机上逐渐改善的呼吸力学、监护仪里平稳的血流动力学和逐渐撤离的微量泵,那都是被深度镇静肌松化的危重患者用生命在“诉说”——我们还活着,我们在好转。我们必须用沉淀的重症理念及时地去感知和“聆听”——因为没有突然变化的病情,只有突然被发现的病情变化。本次疫情的特点是老年患者多,重症病人平均年龄是七八十岁,有基础病的多,救治难度大,最高峰时同时运转的ECMO(体外膜肺氧合)就有4台。

如果一定要用数字来做些总结,我是从5月27日投入到2号楼隔离22区第一台ECMO的,后分派到广医附一徐永昊主任治疗组,接着6月10日大规模搬迁至3号楼ICU,跟着昊哥的“冲锋队”,担任二线先后主管了7名危重患者,其中包含5例ECMO治疗患者。这些对已经经历抗疫18个月的我来说,早已不是什么想去分享的事。

当然,也会遇到很多新的突破与收获:为新冠患者首次完成了2例经皮气管切开,医院的团队协作,首次直面国家专家组查房,首次参与大规模危重患者搬迁。能跟着管向东、覃铁和、黎毅敏等大专家到一线病房查房,真得让我们这些年轻医生学到了很多。

——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刘莹

最高峰时同时收治10多个危重症病人

我们是从5月21号开始收治第一例患者的,5月24日就开始有患者转为重症了,最高峰时我们同时收治了10多个重症、危重症病人。最短的3天可以转出ICU,最长的病人在ICU里待了20天。

作为重症医学科主任,在ICU里我们每天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疑难病例,大家都有自己的一套工作方式,但面对来势汹汹的德尔塔,我们也会碰到一些超出能力范围的事。这次本土疫情,这么多国家、省市顶尖专家与我们并肩作战,我们可以随时请教,互相切磋,取长补短,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正是靠着这些”最强力量“,我们最终实现了“零死亡”。

——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邓西龙

我们从未害怕和退缩

邓西龙主任一直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在一次值班中,邓主任晚上11时后回院再次查看患者,并值守在院,以便及时处理突发情况。我和李幼霞师姐忙碌到凌晨2时多休息。凌晨5时,ECMO出现异常,邓主任第一时间进入病区查看,带领我们解决一系列问题。

但当我们交接班后回到酒店昏睡时,邓主任却继续着新一天的忙碌工作。因为重症病人病情变化快,所以值班医师必须24小时轮候在病区里,随时处理突发情况。那是疫情中最为艰难的阶段,但是我们从未害怕和退缩。

——医院重症医学科武孝婷医生

救治新冠肺炎患者,医身更要医心

我们的护士除了基础护理外,还要进行专科护理,病人的吃喝拉撒全部都要我们负责。给一个重症病人擦身、洗头至少要安排四个人。

有些重症病人非常焦虑,此时不仅要医身,更要医心。

有一个47岁的女性患者,她每天要出很多汗,一天至少要换6套衣服,我接班的时候,她就跟我说“不好意思,要你们一天拿这么多衣服给我,真是添麻烦了”,我当时就说,我们必须提供,你大可以放心。

后来聊天才发现,原来这位女士的儿子马上要高考了,但因为是她把病毒传染给儿子,导致儿子在隔离酒店,她非常内疚,“作为一个母亲,高考这么关键的时候不能陪伴儿子,我很自责。”另外,由于对疾病不了解,加上她本身病情进展较快,导致她高热出汗多,全身骨头酸痛,所以特别焦虑。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我耐心地跟她一次次交谈,让她了解疾病进程,同时告诉她,“我的孩子也要高考了,我陪着你”。那几天,我每天早上都会过去陪她聊天,开解她,慢慢地她越来越配合我们的治疗,对我们的治疗也越来越有信心,一周之后她就转出了重症病房。

——医院隔离病区护士长廖雅

8个壮汉转运一个病人

根据疾病进展,处于不同阶段的病人需要转移到不同病房,另外做CT等检查时也需要转运,大大小小的转运我们经历了很多次。这些病人在转运过程中往往要用到氧气桶、呼吸机、ECMO等,因此转运的过程异常艰难,通常需要事先做好两三种预案,每个细节都要考虑到。转运的过程也通常需要团队作战,至少5个人才能完成。

有一次,我们要把一个病人从1号楼转到3号楼,这个病人用了ECMO,因为转运床比较大,进了电梯,再放ECMO机器就很困难了,当时情况又比较紧急,所以我们4个男医生4个男护士八大壮汉直接把ECMO提起来架到床上,才一路转运过来。当时真是多亏了集体的力量,大家齐心协力,就觉得没有什么困难可以压倒我们。

——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范银强

通宵达旦抢救是常事

5月28日我值班,这天晚上也是通宵达旦,各种抢救,病房里面抢救持续数小时。晚上10时多,省、市、院专家组连夜进行床旁会诊,很忙很累。5月30日、6月6日我们陆续迎来支援我们的广附一团队、中山附一团队及暨大附一团队,我们的队伍在壮大,但是危重病号也在增加,我每天上班时间是从早上8时开始到下午7时左右,下班后回酒店洗完澡后都不想动了。这段时间病人的气管插管数量在增加,有时一天我需要抢救插管两例患者。每天转入的病号也在增加,每天参加国家级、省、市专家组会诊、查房、开医嘱、做各种操作、床旁超声评估……忙忙碌碌中,不到一月,我竟然瘦了5斤。

——医院隔离重症病区李幼霞医生

病人来多少就接多少,没有丝毫犹豫

面对新冠肺炎,其实我们一点也不害怕。之前一年我都在排查埃博拉,埃博拉的防护级别更高,传染性更强,死亡风险也更高,所以再面对新冠我们并不害怕,病人来多少,我们就接多少,该插管的插管,该上呼吸机的上呼吸机,该有创操作的就有创操作,没有丝毫的犹豫。作为一个重症医学科的医生,平常做的工作就是这些。来了,搞定就行了。

——医院隔离重症病区蔡水江医生

忙碌两小时,

只想让你们晒晒太阳、吹吹风

对于健康人来说,晒太阳是再简单不过的事;可是对重症病人来说,晒晒太阳、吹吹风却是极度奢侈的事——可能需要5个医护人员忙碌两个小时才能完成。然而,他们却不辞辛苦,只为看见病人眼底冒出的光。

80岁的梁伯(化名),既往有鼻咽癌和脑梗塞病史,也是这次广州本土疫情危重患者里上ECMO治疗中年龄最大的患者,一连上了9天ECMO和十几天呼吸机,“他在ICU里躺了那么多天,眼里已经没了光,老说不要治了,让他回家吧。”刘莹说。

广州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徐永昊跟大家一商量,在评估了梁伯的病情后,决定带着他去走廊上晒晒太阳,吹吹风,让他亲身“感受”一下自己在慢慢好转。

就这样的一个简单的事情,5个医生护士花费了两个小时才完成——因为病人没有力气,要帮他把头用绷带控制在轮椅上,免得左右摆动。有人提着氧气桶,有人推着呼吸机,有人拿着微量泵……最终,徐主任亲自推着梁伯来到了走廊上。

看见太阳,吹着微风,梁伯终于笑了,“那一刻,我明显看到了他眼里的光”,刘莹说,后来梁伯特别配合治疗,刚脱呼吸机的时候右侧肢体肌力是0级,在康复团队做针灸和肢体理疗,在主管医护反复鼓励安抚下康复得很快,后来可以自己站起来走路,最终顺利出院。

“我们愿意花费两小时不辞辛苦地带病人晒太阳,就是想让他们心情好一些,增加治疗的信心。”

“重症八仙”管向东:十一度出征战疫情

8月16日,应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要求,医院重症医学科(ICU)主任管向东与中山一院重症医学科司向副主任医师,作为国家级专家,紧急从湖南张家界“转战”河南郑州,指导当地新冠重症医疗救治工作。

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旅途中迎来59岁生日的管向东,是国内重症医学领域著名的“重症八仙”之一,被同行尊称为“管爷”。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他已十一度临危受命,先后赴湖北多个城市、黑龙江绥芬河、新疆喀什、辽宁沈阳、云南瑞丽等地指导临床救治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到医师节这天,他在前线支援的时间将接近天。

“目前张家界所有病人的情况已经稳定下来,无一例死亡,无一例院感事件。”在张家界与当地同行共同奋战的十天里,管向东始终坚持一个理念:早筛选,早干预。通过尽早从轻型、普通型病人中筛选出有高危倾向的病人,尽早进行积极干预,最终降低重型、危重型病人的发生率,从而避免死亡病例的出现。

(结束两个半小时的查房后,同事抓拍到“管爷”脱下防护服全身湿透的样子。)

从一年半年抗击新冠病毒到如今迎战德尔塔变异株,管向东在实战中不断总结规律:“感染德尔塔变异株的新冠肺炎患者,与变异前的病毒相比,病毒载量比较大,核酸转阴的时间延迟,老年病人发病率比较高,重型和危重型的比例比较高,因而更需要尽早识别筛选高危倾向病人,降低普通型转为重型和危重型的比例”。

“哪里有重症病人,哪里就有重症医学人的身影。拯救生命,我们责无旁贷。”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下,“身经百战”的管向东每次到新发疫情地区支援,每次都会结合当地病人情况,迅速“复制”以往的成功救治经验和救治程序。通过国家级专家组的及时指导,包括示范运用重症床边超声监测、ECMO的支持等,当地ICU同行得以用最短的时间、高效率地提升重症病人救治水平。

今年的医师节,对管向东来说又将是一个奋战在ICU里的“普通工作日”。“能够看到病人化险为夷、转危为安,是一个ICU医生最大的幸福。”他说,面对新冠肺炎带来的挑战,医院、同行能够强化“平战结合、高速响应”的疫情防控机制,医院管理、学科建设,确保一旦出现疫情就能迅速进入“实战状态”。

医院德叔:

中国方案迎战“德尔塔”

“目前南京有越来越多病例出院,归期近了!想念广州的亲友同事和我的病人了!”8月17日晚8时许,记者连线广东医院副院长张忠德(德叔)时,他刚刚结束了一场会议,声线略显疲惫却难抑振奋。

从5月份广东首次与德尔塔毒株首次正面交锋起,“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的防控救治方案取得了良好效果,在重症危重症的救治中,中西医结合阻断病源、减少死亡率也发挥了很好作用。这确实让人振奋。

让这位中医人振奋的另一个话题,是云南瑞丽确诊孕妇顺利生下三胞胎。在离开云南瑞丽前往南京时,最令德叔牵挂的便是这名刚从重型新冠肺炎转为普通型的孕妇。“太开心了!病人也很不容易。这是中西医高度融合、多学科联合成功救治的典型个案,是我们中国方案、中国力量的最好诠释。”

作为一名医生,有什么比病人转危为安更好的消息呢?“病人在哪里,我的战场就在哪里。”这句被德叔写在笔记本上的话,也随着他的足迹写在祖国大地。

1月12日-30日,河北邢台;3月31日-4月21日,云南瑞丽;5月16日-26日,辽宁营口;5月29日-7月2日,广州;7月7日-28日,云南瑞丽;7.28日,江苏南京。哪里有疫情,那个背着黑色单肩包的清瘦身影,就会第一时间出现在哪里。在他的日程表中,留在广州最长的时间,俨然是广州发生本土疫情之时;而留在广州的日子里,大部分时间都在一线,真正在家的天数屈指可数。远离家乡,他最牵挂的依然是自己的病人:“特别感谢大家对医护人员辛勤付出的肯定和毫无保留的信任,这是一名医生最大的回报和前行的最大动力。相信我们一定会很快迎来胜利。”

立秋已过,广州依然炎热,北方已一片秋意。适逢医师节,在人们纷纷向医务人员致敬的时候,德叔却说:“特别感谢全国人民对医护人员辛勤付出的肯定和毫无保留的信任,这是一名医生最大的回报和前行的最大动力。相信我们一定会很快一起迎来胜利的曙光。”

省医覃铁和:

在会诊与奔赴会诊的路上

“5月21日,我正在出差路上,接到电话,立即掉头返回广州,直奔医院。”覃铁和至今清楚地记得这场国内首次与德尔塔毒株正面交锋的开端情景。但是,他已经记不清这是他第几次临危受命了。

作为全国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广东省防控新冠肺炎临床专家组组长兼重症救治专家组组长,覃铁和每天不是在会诊,就是在去会诊的路上。

其实早在去年新冠疫情暴发时,覃铁和就已在业内凸显新冠肺炎重症救治“定海神针”作用。

抗疫开始,全省各地确诊的首例患者,都是他带着专家组成员去看。确诊病例到了高峰期,覃铁和与省卫健委积极配合,建立了“一线”守治、“二线”片区巡诊和三线专家会诊的工作机制,对全省危重症病例进行全覆盖三线会诊指导。

不仅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是他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