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斯特里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南京高温导致路边树木自燃浇水1个小时都
TUhjnbcbe - 2024/2/27 8:50:00

前一段时间,我国华北和华东地区遭遇了一轮非常酷热的天气过程,特别是进入到6月的下半月,河南大部、山东南部、安徽北部、河北南部和江苏西北部等区域,最高气温几乎都达到了37摄氏度以上,有的甚至突破了40摄氏度,而监测到的地表温度,有的地区甚至达到了70摄氏度,比如河南西峡站的地表温度达到了74.1摄氏度,基本上达到了在路面上“煎熟鸡蛋”的地步。

这不,近日在南京,也发生了一件让人大感意外的事,在城区一条道路旁边,一棵树居然毫无征兆地发生了自燃现象。路边的商户看到这棵树的底部冒烟之外,便引来一根水管想将其浇灭,没想到浇了一个小时愣是没有浇灭,没办法只好求助消防部门,消防人员一直掏到这棵树的树心,用水直接浇到树心,从将火扑灭。由于树心已经烧毁,为了防止树倒塌砸到人和其他物品,园林部门随后将这棵树砍伐之后带走了。

事后,很多人围绕这棵树发生自燃的原因进行了讨论,网上也不乏有争论之声,大家的观点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树木的自燃是由高温所引发的,另一类是由于人为造成的,比如乱扔烟头和其他易燃品所致。现在还没有权威的结论公布,我们不妨分析一下,高温是否能够将路边的树木引燃。

首先,树木的燃烧,无论是自然原因还是人为原因导致,在正常环境下,必须要满足三个基本条件,第一是助燃剂,第二是可燃物,这两个条件在该事件上分别是氧气和树木,而第三个条件是达到燃点,即能够燃烧的温度条件。对于木材来说,一般情况下的燃点为-摄氏度,当然,不同种类的木材成分不尽一致,而且干湿程度、结构和质地、空气湿度等条件,也会影响木材燃点温度的高低,有时会差别很大。

木材属于一种高混合的物质,其中以木质素和纤维素为主,另外还含有一些蛋白质、木脂、灰分等物质。当温度达到摄氏度时,木材开始进行干燥和初步分解,释放水蒸气、二氧化碳、甲酸、乙酸等物质;当温度达到摄氏度时,木材开始发生炭化,产生一氧化碳、甲烷、氢气等易燃气体,同时会产生闪燃现象。当温度超过摄氏度时,木材开始进行有焰燃烧阶段,形成的大量易燃气体以及内部的有机物开始剧烈燃烧,直至全部分解。

虽然南京近日的气温很高,地面温度或许能够达到60-70摄氏度,但是距离木材的燃点还有很大的差距,况且路边的这棵树并非是完全干燥的枯木,因此燃点的温度值应该还要更高。那么,是不是意味着是人为因素导致的燃烧呢?

从现场的情况,我们或许能得出答案,一方面,在燃烧树木的周边,并没有发现燃烧的烟头和垃圾等物体,另一方面,如果是因外来燃烧物导致的树木燃烧,商户用水管浇了一个小时,怎么也能将这些火源给浇灭,可结果就是怎么也浇不灭,看来燃烧是从树木的内部发生的。这也从后来消防人员到来后,将树木的树干给挖空,将水引向树干内部才将火浇灭的过程得到了印证。

而树干内部与外界一般情况下都是相对隔绝的,氧气含量较少,而且湿度较大,在这样的情况下,会形成非常封闭的缺氧环境,树干内部的一些腐殖质、枯木纤维、在树洞中累积的落叶等,在较长的时间内会产生发酵反应,释放出甲烷等可燃气体,虽然甲烷气体的燃点较高,但遇到明火极易引发燃烧,从而形成从树木内部开始燃烧的状态,继而引发了树木的燃烧。

之所以商户1个小时没有将火完全浇灭,主要原因我想是浇的水更多是作用于树体的外部,并没有完全将树洞内部的火点扑灭,反而一些水分进入内部之后,遇到高温会产生形成一氧化碳和氢气,这两种气体俗称“水煤气”,都是易燃物,为树木的燃烧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看来还是灭火的方式不对路。

综上,笔者认为,南京路边的树木燃烧,很有可能是自燃现象,而且是属于高温、缺氧、潮湿环境下的“阴燃”,这与很多森林地面上一旦积累厚厚的落叶、枯枝等之后,容易引发自燃的原理基本一致。所幸,南京路边的树木自燃,由于处理及时,且周边并没有更多的易燃物,因此没有发生火势的蔓延。

近日来,我国南方很多区域出现的高温天气,加上近期北美、欧洲、西亚等地的持续高温,很多都突破了历史纪录,再一次向我们展示了全球气候变化的巨大影响,高温和强降水规模的不断扩大,表明地球的气候已经越来越向紊乱和没有规律方向发展,这是人类高强度的活动影响之下,引发的地球自然生态系统和气候系统的逆向反馈。

如果我们再不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持续加重对自然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以及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那么更多的、难以预测的自然灾难,无疑会更频繁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这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为之深省。

#南京高温树自燃烧断树根#

1
查看完整版本: 南京高温导致路边树木自燃浇水1个小时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