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斯特里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儿子写给抗疫一线医生妈妈的信您是我心中的
TUhjnbcbe - 2024/2/28 16:06:00
刘云涛 https://m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ys_1515

楚天都市报记者周丹

今天,楚天都市报编辑信箱收到了一封信。

写信的人是欧阳子路。他的妈妈,医院院感科主任刘琼芳。

以下是他的来信原文:

致我身在抗疫一线妈妈的一封信

我最亲爱的妈妈:

今日是武汉“离汉通道关闭”的第36天,也是您在抗疫一线连续奋战的第55天,我很骄傲自己有一位身为白衣战士在复杂严峻的疫情面前临危不惧,冲锋在前的母亲,我更心疼您在最危险最困难的地方扎根抗击疫情如此之久。您在一线的每一天,我都无比地担心,也无比地期盼生活回归正常那一天。

我依然记得我从上海离校返回武汉的那个晚上,与我印象中临近春节繁华、喧闹的氛围不同,大街小巷的人群与车流略显冷清,整个城市已处在黑暗笼罩的前夜。

除了城市氛围不同外,让我感觉异样的是,以往我从求学的异乡返家时,您一般无论多忙都会和我爸去车站接我回家,这医院工作,委托我姑父开车来接我,那时我还没太放在心上,以为忙完这一阵您就可以和我们一家美美地过上春节了。

然而,随着您回家的时间越来越晚,从晚上十点,到凌晨一两点,最后不回家睡在办公室,医院联系的职工居住酒店,您当时为了不惊动我们,把医院的情况默默地藏在心里,只是提醒我们少外出,勤洗手,戴口罩。

直到有一天跟您通话时,您在电话那边哭了起来,您说您身心疲惫,您为您的同事艰难前行而哭,为已经感染的医务人员而哭,为那些无助的病人而哭,为自己力不从心而哭。我开始感觉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我心目中一直坚强从容的妈妈承受的工作压力与心理压力是多大啊!

那天钟南山院士讲此次疫情并不是“可防可控”那么简单,已经出现大规模地爆发,而且已有多位医务工作者感染。这时我才意识到您面对的,是怎样的一个“敌人”。

尽管当年SARS我年纪尚小,但是从之后的记录里,我依然能感觉到当年的那种无助与恐怖,那个晚上,钟院士的宣告与这种无助与恐怖一起,让我产生前所未有地恐惧,让我最为担心的是妈妈您的安全,与我们武汉人民即将面对的考验。

从媒体陆续公开的信息与您的通话中我知道,医院—医院,从1月2号开始就已成为医院,您与您的同事,也是我熟悉的那些叔叔阿姨、伯父伯母,正承担着救助重症患者的重任。

医院病区工作(同事摄)

此前我知道,医院负责的是感染控制的相关工作,但是并不清楚这份工作的责任和意义,我问妈妈您总是忙,到底在忙些什么呀?您把您写的十几页的疫情日志给我看,我了解到院感工作在疫情爆发初期就开始变得繁重而复杂,对医院发热门诊及各病区改造建设及流程的管理,对医务人员的防护培训,对防护用品的审核,对医院各区域的消杀,督导各类人员防控措施的落实...工作繁杂而忙碌,所以我时常嘱咐您多吃多睡,这是一场持续的消耗战。

我仍然记得,春节前与您视频时您眼神与脸色透露出的疲惫,那段时间您每天都要忙至深夜,每天只有几个小时能稍微喘息,那段时间同样也是我最为煎熬与难受的日子,看到平日乐观、经常挂着笑容的您当时苍老了许多,我感受到深深地痛心与无助,我甚至在想,我为什么不是一名医学生而是工科生,在这样的困难面前无法为您分担一点。

大年初一晚我打电话给您问您吃饭没,您在电话那头一边奔跑小喘着,一边高兴地对我说,还没有吃饭,我们现在去接解放*,解放*来啦。那一刻我也和您一样,由衷地感到激动与兴奋,有人来帮医院了,有人来帮助武汉人民渡过难关了。

随着海*医疗队与广东医医院,还有国家派下来的院感专家帮助您与您的同事,我逐渐开始看到您眼中虽然仍有难以扫去的疲惫,但是更有开始充满希望的光芒。随着各方面力量的汇聚直到近期,医院的接诊量已经明显减少了,最艰难的时候也过去了,我内心的担心与煎熬也慢慢地减轻了。

您曾经挂在脸上的笑容已经越来越多地回来了,我也感到无比的快乐。我心里明白,正是有您和您一样无所畏惧、勇敢坚强地奋战在一线的白衣战士,我们才能等到拨云见天、抗击胜利的那一天。这次经历也让我明白,我最好的榜样就在身边,就是自己最亲爱的妈妈!

回忆我曾经和您抱怨,攻读研究生和做科研的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与曲折,现在想想,我更缺少的是您这种直面困难、勇敢面对、细心耐心地解决问题的品质。

刘琼芳的朋友圈

尽管如今疫情仍然没有结束,但这段时间的所见所闻给我的心灵的冲击与价值观的进一步塑造是全方面的。长时间身处象牙塔深处,沉浸在科研与学习中,有时候会忘了钻研探索的根本目的与价值所在,在您及像您一样的白衣战士身上,我再一次找到了答案。

我觉得真正有价值的科学研究,最后一定是要造福人民,维护或促进正常的社会生产秩序,虽然我学的专业无法像医学医院里一样救死扶伤,但是一样可以增强自己的科研素养与业务能力,在行业里发光发热。

年2月26日

记者追访

刘琼芳(左二)医院的同事接收、整理抗疫物资

收到这封信后,楚天都市报记者与欧阳子路取得了联系。

他说,他从小在武汉长大,目前在上海交大读研究生。

1月17日回汉过春节,却是姑父到武汉火车站接他。

“在外读书几年,每年回家,都是妈妈开车来接我。”欧阳子路当时就觉得不太对劲。

他说,妈妈是医生,他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妈妈很忙。

“以前小时候我会想,为什么别人的妈妈总能陪孩子玩,我妈妈却这么忙,有时候还要上夜班。”小时候,他不懂为什么天黑了还要上班,会缠着妈妈闹,不让她走。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慢慢理解了妈妈的职业,理解了医生的辛苦。

但这次,他发现,妈妈不是一般的忙。

“从我到家开始,几乎就没见过妈妈。”欧阳子路发现,起初那几天,妈妈每次回家,都是凌晨一两点。早上天刚亮,她又走了。母子俩几乎没有时间见面。

唯一全家人在一起吃的一顿饭,是大年三十晚上。

那天晚上快9点,妈妈才回家,一家五口简单吃了个饭,医院。

“那之后就没回过家了。”欧阳子路也会给妈妈发

1
查看完整版本: 儿子写给抗疫一线医生妈妈的信您是我心中的